近日,越秀公园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园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该主题园是融合生态、生产、生活及科教,打造展示循环理念、生物多样性场景、自然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文化业态新模式。漫步园中探索双碳体系各个领域的技术落地场景,置身城市公园百鸟齐鸣的生动景观,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绿色体验,每个角落都可展览、可学习。将公园绿色开放空间与文化创意产品有机结合,展现城市公园新业态的缤纷多彩新活力。
这次将艺术融入“碳中和”主题的项目负责人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鸿雁博士,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开始投入低碳设计研究,逐渐积累成果并创立“感碳号”设计研究品牌,同时,将研究和学术结合起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州市社科研究项目等;在时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卫光教授的带领下策划多个低碳设计成果展览,将设计、设计实践、公众参与互动与媒体传播相融合,收到较好的反响。
在整个项目中,陈鸿雁主要把公共艺术融入园区:包括低碳公共艺术、公共、低碳的公共展示以及未来的跟新华书店结合的一个跟低碳有关的书籍阅读空间,目的就是让公共低碳的行为和意识与我们产生更密切的关联。
“碳中和”园区由八大各具特点的内容组成,包括“低碳公共艺术作品”“园林垃圾储存空间——印象岭南窗花”“低碳展厅与公共教育空间”“碳历之门”“低碳公共互动涂鸦行动——‘椅’往情深”“低碳阅读与飞跃——‘跃’读空间”“低碳文创”“AR新体验互动”。
在整个项目中,大部分利用取自越秀公园的物料和园林垃圾进行的文创产品设计,包括树叶、树枝桠、树干,它们都是自然材料和可利用的资源。在设计上也尽量使用最简单、低碳的方法来呈现,其中低碳公共艺术作品大部分来自园区喝水的瓶子,再将它变成一个艺术品,变成一个元素,让每个观众都有一种体验感、参与感和认同感。而且,作品图案都可以根据主题灵活变动、自由组合。在“低碳展厅与公共教育空间”,即利用可组合可拆卸的结构方式来设计和施工——这种方式更环保,更具有自由组合特点,避免现场施工和材料浪费。结构零件可以回收,可多次重复再利用,更是一种节约的展示方式。
在园区,用微信扫一扫AR进行新体验互动同样是可圈可点。融入了新技术的AR,让每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介新设备进行互动,这在手段上也是一种创新,在AR互动中,每个人都是碳中和园的低碳互动者,也是低碳生活的主动传播者。
陈鸿雁博士认为,让艺术融入“碳中和主题园”,就是希望让低碳变成可理解,跟民众更加亲近、更加融合。
在作品《“瓶”行世界——塑料瓶子的艺术化升级设计》中,陈鸿雁选择了回收塑料瓶进行组合的方法,装入植物颜料颜色,拼出具有独特意义的“勺嘴鹬”形象(勺嘴鹬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它们受到多种污染、狩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每年都要经历8000公里的迁徙),它是地球环境质量的一个风向标,以此提醒人们加强环保的意识。
作品《鱼跃龙门》位于可循环的水净化区,构思别出心裁,利用中山某金属制品公司的低碳环保材料所生产园林工具拼接而成。独具匠心的花园剪刀等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极富动感吉祥场景——一群鱼飞跃龙门,动感十足。观众可以现场参与AR体验,扫码后进行拍照时这群鱼就会围绕着人周边旋转游动,极具趣味性。
对于作品《花飞蝶舞》,陈鸿雁介绍道:“碳中和主题园不仅只有现代农业和固碳能力好的植物,更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有鲜花和蝴蝶随风起舞、飘飞,呈现生机勃勃的场域。作品采用蓝色、红色瓶子和铁树干树叶来表达这一美好的景象公共艺术与低碳理念的跨界融合,宛如鲜花、蝴蝶与园区的不同植物在共舞,在歌唱欢呼,迎接贵宾的到来。”
这个环节将公共低碳教育活动与涂鸦绘画表达融合起来,与美育教育融合起来。学生们可以在塑料桶和座位面上涂鸦,表达低碳认知、低碳理念和低碳行动,公共低碳涂鸦行动,是家校、师生、社会、公园及传播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唤醒公众参与践行的一种有效方式。